- SBF 獄中迴響:FTX 案辯白、司法批判與加密監管困境 - 2025 年 5 月 24 日
- MakerDAO (Sky) 穩定幣變革:USDS、財務波動與DeFi機會 - 2025 年 5 月 23 日
- CoolWallet S 冷錢包:數位資產安全守門員與最新布局 - 2025 年 5 月 23 日
“`html
NFT淘金夢還是詐騙坑?資深玩家帶你看穿虛擬世界的投資陷阱
嗨,我是佐知。踏入幣圈將近十年,從比特幣還只有幾百美元的蠻荒時代,一路看到現在元宇宙、NFT 的熱潮。你是不是也常聽到身邊朋友聊起 NFT,好像買了個數位頭像就能一夕致富?但你有沒有想過,在這片看似充滿機會的新大陸上,其實也佈滿了各式各樣的陷阱?NFT 詐騙,正是我們今天要深入探討的核心主題。
近年來,非同質化代幣 NFT 席捲全球,從數位藝術品、遊戲道具到虛擬土地,萬物皆可 NFT。它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標榜著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可竄改,聽起來很美好,對吧?但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正是這些特性,加上市場初期法規未明、投資者普遍缺乏認識,讓 NFT 市場成了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
NFT 詐騙手法大揭密:你可能遇到的十大陷阱
NFT 詐騙的手法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而且不斷推陳出新。根據我多年的觀察以及市場上的案例,這裡整理出一些最常見的類型,很多時候連老手都可能不慎中招:
詐騙類型 | 手法簡述 | 常見平台或媒介 |
---|---|---|
虛假網站釣魚 | 製作與官方 NFT 項目、市場或錢包極為相似的假網站,誘騙你連接錢包並授權交易,藉此竊取資產。 | 假冒 OpenSea、LooksRare 等市場,或 MetaMask、Phantom 等錢包的網站。 |
社交媒體詐騙 | 在 Discord、Twitter 等社群散播假消息、假活動連結或假空投,點擊後導向釣魚網站或惡意合約。常利用聊天機器人私訊成員。 | Discord、Twitter、Telegram、Instagram。 |
假空投或禮物 | 聲稱免費贈送 NFT 或代幣,要求你連接錢包領取,實際上是授權詐騙者轉移你的資產。 | 社交媒體、不明來源的私訊、假冒項目公告。 |
假冒客服或官方人員 | 偽裝成項目方客服或管理員,主動聯繫你說要協助解決問題,誘騙你提供助記詞、私鑰或要求螢幕共享,藉機盜取錢包。 | Discord 私訊、Telegram 私訊、假冒的客服郵件。 |
NFT 吸金詐騙 Rug Pull | 項目方發行 NFT,大力宣傳炒作熱度,吸引大量資金投入後,捲款跑路,留下毫無價值的 NFT。 | 新興 NFT 項目、部分 GameFi 遊戲。 |
偽造或抄襲 NFT | 複製知名 NFT 項目的圖像或名稱,在市場上低價出售,誘騙買家以為撿到便宜,實則買到假貨。 | 各大 NFT 交易市場。 |
假投標 Bidding Scam | 在你出售 NFT 時,用看起來很高的價格(但使用價值極低的代幣,例如 USDC 而非 WETH)下標,誘騙你接受,讓你損失高價值 NFT。 | NFT 交易市場。 |
投資者詐騙 | 針對想投資 NFT 項目的早期投資者,偽造項目白皮書、團隊背景,騙取投資款項。 | 社交媒體募資、私人洽談。 |
拉高倒貨 Pump and Dump | 一群人聯合炒作某個 NFT 系列的價格,吸引散戶追高後,他們在高點大量拋售,導致價格崩跌。 | 社交媒體群組、新興或低流動性 NFT 項目。 |
惡意授權 Approvals | 透過釣魚網站或惡意合約,誘騙你簽署過高權限的授權,例如 setApprovalForAll,讓詐騙者可以隨意轉走你錢包內某一整個系列的 NFT。 | 釣魚網站、不明智能合約互動。 |
你可能會想,這些詐騙聽起來好像很基本,我會這麼容易上當嗎?事實上,很多手法都非常高明。例如,虛假網站可能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樣,連網址都只差一個字母。社交媒體上的詐騙訊息,有時甚至會透過官方帳號被駭後發出,讓人防不勝防。

就連名人也難逃魔爪。我記得 2022 年愚人節,華語樂壇天王周杰倫價值超過千萬台幣的「無聊猿」BAYC NFT 被盜,原因就是點擊了 Discord 群組中駭客放置的釣魚連結,並在假網站上授權了交易。這起事件震驚了社群,也凸顯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玩家,稍有不慎也可能付出慘痛代價。不只周杰倫,劉畊宏、余文樂、紀培慧等藝人也都曾傳出 NFT 被盜或遭遇詐騙的消息。
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為何 NFT 市場風險重重?
為什麼 NFT 詐騙如此猖獗?除了詐騙手法本身,NFT 市場本身也存在一些先天性的風險,讓一般消費者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
- 真偽難辨,資訊極度不對稱: 對新手來說,要分辨一個 NFT 項目的真偽、價值潛力,甚至是要區分官方網站和釣魚網站,都有相當高的難度。項目方往往掌握絕對的資訊優勢。
- 價值認定主觀,價格波動劇烈: NFT 的價值很大程度建立在社群共識、稀缺性以及…嗯,炒作之上。不像股票有財報、黃金有實體,NFT 價格可能因為一篇推文、一個名人喊單就暴漲,也可能因為熱度消退、項目方跑路而瞬間歸零。很多朋友問我 NFT 怎麼估值,老實說,這比評估傳統資產難多了。
- 金流高風險,易成犯罪溫床: NFT 的匿名性和跨境交易特性,使其容易被用於洗錢、資助非法活動或進行虛假交易來操縱市場。這也增加了監管的難度。
- 區塊鏈技術風險: 雖然區塊鏈技術本身是安全的,但圍繞它的應用卻可能存在漏洞。例如:
- 智能合約漏洞: 編寫合約時的疏漏可能被駭客利用。
- 私鑰管理不當: 助記詞或私鑰一旦洩漏,資產就如同裸奔。這也是我一再強調冷錢包重要性的原因。
- 平台風險: 交易市場本身也可能被駭或出現營運問題。
- 去中心化的雙面刃: 出問題時,你很難找到一個「客服中心」來幫你追回資產。一旦交易上鏈,幾乎是不可逆的。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剛開發的西部小鎮,充滿了機會但也龍蛇混雜,執法者還沒完全到位。在這樣的環境下,保護好自己的「數位黃金」就格外重要。

不只怕被騙,還要怕稅務局?NFT 交易的稅務與監管風向
除了詐騙風險,另一個你必須關注的重點是:稅務合規。很多人以為在虛擬世界賺錢就不用繳稅,這可是大錯特錯!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美國國稅局 IRS 對加密貨幣和 NFT 的稅務問題盯得越來越緊。就在 2024 年底,賓夕法尼亞州一名男子 Waylon Wilcox 就承認在 2021 年透過銷售高價 NFT 系列如 CryptoPunks 賺取了超過 1300 萬美元,卻隱瞞了這筆收入,企圖逃漏約 320 萬美元的稅款。最終他面臨可能的牢獄之災和高額罰款。
這個案例清楚地告訴我們:賣出 NFT 的獲利,跟你賣股票、房地產的獲利一樣,都屬於資本利得,必須依法申報繳稅。虧損通常也可以用來抵稅。美國司法部也再三強調,納稅人有義務如實申報所有數位資產交易的收益與損失。
雖然美國國稅局針對 2025 年度的報稅,發布了 Notice 2025-7,對某些經紀商報告數位資產交易的要求提供了臨時性的放寬(主要是給予交易平台更多時間準備符合規範),但這不代表個人投資者申報所有加密貨幣和 NFT 交易的基本義務有所改變。台灣目前對於 NFT 的稅務規範雖然還在發展階段,但參考國際趨勢,將其納入所得申報是遲早的事。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這跟你荷包的關係是什麼?簡單來說,如果你有在買賣 NFT,務必:
- 記錄所有交易: 包括買入價格、日期,賣出價格、日期,以及相關的交易手續費 Gas Fee。
- 計算損益: 根據你所在地區的稅法計算資本利得或損失。
- 誠實申報: 在報稅季將相關損益納入申報。
未來,隨著各國監管框架逐漸清晰,可以預見針對 NFT 的反洗錢 AML 和了解你的客戶 KYC 要求也會越來越嚴格。這對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是好事,但短期內也可能增加交易的複雜性。
亂世求生指南:如何在 NFT 世界保護自己?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 NFT 世界危機四伏?別太擔心,只要做好功課、保持警惕,還是可以安全地探索這片新領域。以我自己的經驗和觀察,提供幾個實用的建議:
- 永遠保持懷疑,不輕信: 對於任何「好到不像真的」機會,例如免費空投、保證高回報的項目、主動聯繫你的客服,都要抱持最高度的懷疑。寧可錯過,也不要亂點不明連結或授權不明合約。
- 仔細檢查網址與來源: 進行任何錢包連接或交易前,再三確認網址是否為官方正確網址。注意那些微小的差異,例如字母 O 變成數字 0,或是多了奇怪的子域名。只從官方管道獲取資訊。
- 理解你簽署的每一筆交易與授權: 在錢包跳出簽署請求時,不要急著按確認。看清楚是哪種操作?是單純的轉帳,還是部署合約,或是給予某個地址權限?特別留意 `setApprovalForAll` 這種高風險授權,它意味著你同意對方可以動用你錢包裡某一整個 NFT 系列的所有資產。除非你完全理解風險並信任對方,否則不要輕易簽署。
- 使用安全的錢包與良好的習慣:
- 優先考慮硬體錢包 冷錢包 來儲存高價值資產。
- 絕不洩漏助記詞或私鑰給任何人。
- 為不同的操作設置不同的錢包地址,例如一個專門用於 Mint 新項目,一個用於長期持有,避免單點風險。
- 定期檢查並撤銷不再需要或可疑的錢包授權,可以使用 Etherscan 或其他第三方工具來管理授權。
- 做好項目研究 Due Diligence: 投資任何 NFT 項目之前,研究它的團隊背景、技術實力、社群活躍度、路線圖可行性,以及智能合約是否經過審計。不要只看 Fomo 情緒或名人加持。
- 區分智能合約與個人錢包: 在 Mint 或進行交易時,確認你的互動對象是項目的官方智能合約地址,而不是某個個人錢包地址。詐騙者有時會讓你把錢或 NFT 直接打到他們的個人錢包。
- 善用工具驗證: 利用區塊鏈瀏覽器如 Etherscan 檢查合約地址、交易紀錄和持有者分佈。有些安全公司也提供瀏覽器插件,可以在你訪問釣魚網站或與惡意合約互動時發出警告。
- 持續學習與關注: 幣圈變化極快,詐騙手法也日新月異。保持對市場動態、新技術和安全風險的關注,是保護自己的不二法門。
身為一個在幣海打滾多年的老兵,我深知風險控管的重要性。幣圈不是靠一次暴富的賭博,而是靠著對市場節奏的把握和嚴謹的風險控制,才能長久生存下來。這點無論是在傳統金融,還是在新興的 NFT 或加密貨幣領域,都是一樣的道理。有些朋友會透過像 Moneta Markets 億匯這樣的平台交易差價合約,雖然是不同的資產類別,但風險管理的原則是相通的:不懂的東西不要碰,投入你虧得起的資金,並且時刻保持警惕。

結語:在元宇宙浪潮中,做個聰明的航行者
NFT 和元宇宙無疑為數位世界帶來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但也伴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風險。詐騙橫行、價值波動、監管不明,這些都是我們在踏入這個領域前必須正視的現實。我希望透過今天的分享,能幫助你更深入地理解 NFT 詐騙的樣貌與背後的風險,並掌握基本的防身術。
記住,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追逐潛在的高報酬時,永遠要把風險放在第一位。持續學習、保持警惕、謹慎操作,才能在這波數位浪潮中,避開暗礁,穩健航行,而不是成為泡沫破滅時的犧牲品。期許未來在技術、監管和使用者教育共同努力下,NFT 市場能朝向更安全、更健康的軌道發展。
NFT 詐騙常見問題解答
Q1:我只是個小玩家,NFT 詐騙跟我有關係嗎?
絕對有關係!詐騙者並不會只鎖定大戶或名人。事實上,許多詐騙手法(例如釣魚連結、假空投)是廣泛散播的,目標就是那些缺乏警覺性或剛入門的新手。不論你的投資金額大小,只要接觸 NFT 交易,就有可能遇到詐騙。保護好自己的數位資產,是每個進入者的基本功課。
Q2:如果不小心點了釣魚連結或授權了惡意合約,還有救嗎?
要看情況,但必須立即行動!如果你只是點了連結但沒有進行任何錢包連接或簽署交易,風險相對較小,但仍建議檢查電腦或手機安全。如果你連接了錢包並簽署了可疑的授權(尤其是 `setApprovalForAll` 或類似的高權限授權),你需要立刻前往 Etherscan 或其他授權管理工具(如 Revoke.cash)檢查並撤銷該授權。如果資產已經被轉走,追回的難度非常高,因為區塊鏈交易的不可逆性。最好的策略還是預防勝於治療。
Q3:我買賣 NFT 賺的錢,真的需要在台灣報稅嗎?
是的,根據現行法規趨勢,需要。雖然台灣目前對加密貨幣和 NFT 的具體稅務細則仍在發展中,但國際普遍將其視為資產交易利得。根據台灣目前的所得稅法精神,買賣 NFT 的獲利應歸類於「財產交易所得」,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中申報。建議詳細記錄所有交易資訊,並諮詢專業會計師的意見,以確保合規申報。切勿輕信網路謠言或心存僥倖,以免未來面臨補稅甚至罰款的風險。
Q4:聽起來 NFT 風險很高,是不是完全不該碰?
這沒有標準答案,取決於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認知水平。NFT 作為新興技術和資產類別,確實存在高波動和高風險,但也蘊含創新潛力。關鍵在於「理解」和「風控」。如果你不理解它的運作方式、價值來源和潛在風險,那就絕對不建議盲目投入。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學習,只投入你能承受損失的資金,並且時刻保持警惕,那麼小額參與體驗或許是可行的。就像我常說的,幣圈生存靠的不是賭性,而是「節奏+風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