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做空完整攻略:操作、風險、獲利一次搞懂

佐知總編

跌也賺?搞懂「虛擬貨幣做空」的操作、風險與獲利心法

你看著比特幣價格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從幾萬美元衝上去又可能快速回落,心裡是不是癢癢的,想著「如果下跌也能賺錢就好了」?這想法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在波動劇烈的加密貨幣世界裡,只會做多(買漲)等於少了一半的機會。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聊聊一個讓你在熊市或回調時也能尋找獲利空間的策略:虛擬貨幣做空

很多人聽到「做空」,可能覺得很複雜或很危險。確實,它比單純買入持有需要更多技巧和風險意識,但理解它,絕對能讓你對市場的認知提升一個檔次。即使你最終不打算親自操作,了解做空機制也能幫助你判斷市場情緒,甚至看懂某些市場異象背後的原因。所以,無論你是新手還是已經有些經驗的投資者,這篇文章都值得你花點時間看看。

到底什麼是「虛擬貨幣做空」?

簡單來說,做空(Short Selling)就是預期某個虛擬貨幣的價格會下跌,然後透過特定操作,在價格真的下跌時獲利。

這跟我們一般熟悉的「低買高賣」邏輯正好相反。做多是我們先買入,期待價格上漲後賣出賺差價;而做空則是反過來,我們先「借入」或透過衍生品「賣出」我們不持有的幣,等價格下跌後再「買回」還掉或平倉,賺取中間的價差。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這樣:你跟朋友借了一顆限量版的蘋果(假設市價 100 元),你覺得這蘋果過幾天會跌價,於是立刻把它以 100 元賣掉。果然,幾天後市場上同款蘋果只賣 80 元了,你趕緊花 80 元買一顆回來還給朋友。這一借一賣、一買一還之間,你就賺了 20 元的價差(忽略交易成本)。虛擬貨幣做空的核心邏輯就是如此。

想在幣圈做空?這些是主流管道

了解概念後,你可能會問:「那具體要怎麼操作呢?」在虛擬貨幣市場,做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 現貨槓桿交易(Margin Trading)

這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借蘋果例子。在支援槓桿交易的現貨交易所,你可以用自己帳戶裡的資產作為保證金,向平台借入你想做空的幣(例如比特幣 BTC),然後立刻在市場上賣掉。等價格下跌到你的目標價位時,再從市場買回等量的 BTC 還給平台,剩下的價差就是你的利潤。當然,借幣是要付利息的,而且如果價格不跌反漲,你的保證金可能會不足,面臨被強制平倉(也就是俗稱的爆倉)的風險。

2. 期貨合約(Futures Contracts)與永續合約(Perpetual Swaps)

這是目前幣圈最主流的做空方式,也是我個人比較常使用的工具。期貨合約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你交易的不是實際的虛擬貨幣,而是一張約定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交割合約)或沒有到期日(永續合約),以特定價格買賣某種虛擬貨幣的「合約」。

想做空?很簡單,直接在交易所開立「空單」或「賣出」合約即可。如果價格如你預期下跌,你的合約價值就會增加;反之,如果價格上漲,合約價值則會減少。

合約交易最大的特色是槓桿。你可以用相對少的保證金去控制價值遠高於保證金的合約部位。例如,用 1000 USDT 開 10 倍槓桿做空比特幣,相當於你操作了價值 10000 USDT 的空頭部位。槓桿能放大獲利,但同時也放大了風險,這是玩合約一定要牢記在心的鐵律。

永續合約因為沒有到期日,為了讓合約價格緊貼現貨價格,引入了「資金費率」機制。簡單說,如果做多的人太多,合約價格高於現貨,那做多方就要付錢給做空方;反之,如果市場極度看空,做空方則要付錢給做多方。這也是玩永續合約需要考量的成本之一。

3. 差價合約(Contracts for Difference, CFD)

CFD 也是一種衍生品,允許你針對某個資產(包括虛擬貨幣)的價格變動進行交易,而無需實際擁有該資產。你跟交易商(例如 Moneta Markets 億匯 這類平台)對賭價格漲跌,如果價格下跌,你的空頭 CFD 部位就會獲利。CFD 通常也提供槓桿,交易介面相對一些專業的期貨交易所可能更簡潔易懂,適合想快速上手、交易多種資產的投資者。不過,選擇信譽良好、監管合規的交易商非常重要。

4. 反向 ETF 或反向代幣

近年來,隨著市場成熟,也出現了一些追蹤虛擬貨幣反向表現的金融產品。例如,美國市場近期就核准了像 ProShares 推出的 SBIT.US 這類直接追蹤比特幣每日反向績效的 ETF。你只需要像買賣股票一樣買入這種 ETF,就能達到做空比特幣的效果。市場上也有一些交易所發行的「反向槓桿代幣」,例如 BTC3S(做空比特幣 3 倍),買入這種代幣也能達到槓桿做空的效果。這類產品操作簡單,風險相對可控(最大損失就是你的投入本金),但缺點是通常有管理費、追蹤誤差,以及因每日平衡機制產生的耗損,不太適合長期持有。

5. 選擇權(Options)

購買賣權(Put Option)也是一種做空的方式。賣權賦予你在未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賣出虛擬貨幣的「權利」。如果到期時市場價格低於你的履約價,你就可以行使權利獲利。選擇權策略更為複雜,涉及履約價、到期日、波動率等多重因素,比較適合經驗豐富的投資者。

為什麼你需要了解做空?它跟你的錢包有什麼關係?

你可能會想:「我又不一定要做空,了解這個幹嘛?」問得好!理解做空,至少有以下幾個重要原因:

* 抓住熊市機會: 最直接的理由。幣圈牛熊轉換是常態,漫長的熊市或深度回調時,做空是少數能主動出擊尋找利潤的方式。光是 2022 年那波大熊市,多少只會做多的投資者資產大幅縮水,而懂得利用做空工具的人,卻可能在市場下跌中找到生機。
* 對沖避險: 假設你長期看好比特幣,手上也持有不少現貨。但短期內,你預感市場可能有一波回調,這時你可以開立一個適量的比特幣空單(例如透過期貨合約),來對沖你現貨部位可能下跌的風險。如果市場真的下跌,你現貨的虧損可以被空單的利潤部分或完全抵銷。這是一種重要的風險管理技巧。
* 更懂市場脈動: 市場上的「多空比」、「未平倉合約量」、「資金費率」等數據,都與做空活動密切相關。看懂這些數據,能幫助你判斷當前市場情緒是偏向看漲還是看跌,主力資金的動向如何,市場是否存在過熱或過度恐慌的跡象。例如,當資金費率持續為負且數值很大時,往往表示市場上做空的人太多、情緒過度悲觀,反而可能醞釀一波反彈(嘎空行情)。
* 識別潛在風險: 了解做空機制,你才能理解什麼是「嘎空(Short Squeeze)」。當一個被大量做空的幣種價格突然快速上漲,會迫使空頭們不得不買入平倉,這種買盤壓力進一步推高價格,形成惡性循環,讓空頭損失慘重。知道這個風險,能讓你避開那些可能被嘎空的標的,或者在操作空單時更加謹慎。

總之,做空不只是一種交易策略,更是理解完整市場生態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懂它,能讓你在投資決策上更有底氣,更好地保護你的資產。

做空的黑暗面:不得不防的致命風險

前面講了這麼多做空的好處和機制,看似一片光明?打住!我必須潑點冷水。做空,尤其是加上槓桿的做空,絕對是高風險操作。在我近十年的幣圈經驗裡,看過太多因為做空而瞬間歸零的故事。請務必把以下風險刻在心裡:

* 潛在虧損無限大: 這是做空最可怕的地方。當你做多買入一個幣,最多就是虧掉你投入的全部本金(價格歸零)。但當你做空時,理論上價格可以無限上漲,你的虧損也可能是無限的。雖然交易所的強制平倉機制會阻止虧損無限擴大,但爆倉足以讓你血本無歸。
* 爆倉風險: 這是槓桿交易的宿命。無論是現貨槓桿還是合約交易,當市場走勢對你不利,導致你的保證金不足以維持倉位時,交易所會強制賣出你的資產以了結你的部位,這就是爆倉。槓桿越高,允許的價格反向波動幅度就越小,爆倉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能市場只是短暫插針反彈一下,你的空單就沒了。
* 嘎空風險: 如前所述,當市場上空頭勢力過於集中時,一旦價格因某些利好消息或大戶拉抬而上漲,就可能觸發連鎖反應,空頭爭相平倉導致價格飆漲,讓還沒跑的空頭損失慘重。
* 資金費率成本(永續合約): 如果你做空時市場情緒偏向看空(資金費率為負),你需要持續支付資金費用給多頭。如果長期持有空單,這筆費用累積起來也相當可觀。
* 劇烈波動性: 虛擬貨幣市場以高波動性著稱,一天內漲跌 10% 甚至更多是家常便飯。這種劇烈波動對做空來說是雙面刃,可能帶來快速獲利,也可能導致瞬間爆倉。尤其是遇到一些突發新聞或政策變動,例如近期市場對 2025 年美國聯準會利率政策走向的猜測,或是川普再度提及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的市場避險情緒,都可能讓幣價瞬間產生劇烈反應。

記住,幣圈活下來的關鍵是「節奏+風控」。做空可以是你武器庫裡的一把利器,但用不好,它也會傷到自己。

新手做空指南:如何在刀尖上跳舞?

看到這裡,如果你還是對做空躍躍欲試,請務必遵循以下原則,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

1. 先學習,再交易: 徹底搞懂你想使用的做空工具(是合約?還是CFD?)、槓桿原理、保證金計算、爆倉機制、資金費率等所有細節。不要一知半解就衝進場。
2. 從小額開始: 剛開始練習時,務必使用小額資金,或是你完全虧掉也不會影響生活的錢。目的是熟悉操作流程和市場節奏,而不是一開始就想賺大錢。
3. 謹慎使用槓桿: 新手強烈建議從低槓桿(例如 2-3 倍)開始,甚至不開槓桿(如果平台允許)。高槓桿是加速獲利的毒藥,也是加速虧損的催化劑。我個人即使經驗豐富,也很少使用超過 10 倍的槓桿。
4. 設置停損單: 這是做空(其實所有槓桿交易都一樣)的保命符!在建立空單的同時,就要設定好停損價格。一旦價格不幸上漲到你的停損位,系統會自動幫你平倉,將虧損控制在你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永遠不要不做停損!
5. 密切關注市場: 做空更需要你對市場保持敏感。關注宏觀經濟數據(例如最新的 2025 年 PMI 指數是否暗示經濟放緩?)、產業新聞、技術分析指標、市場情緒等。這些都可能影響價格走向。
6. 選擇合適的平台: 選擇流動性好、穩定性高、信譽良好的交易所或交易商。不同平台的合約設計、手續費、滑點情況都可能影響你的交易結果。像 Moneta Markets 億匯 這類提供多種資產CFD的平台,可能在操作便捷性上對某些用戶較友好,但務必比較其點差、費用和監管狀況。
7. 保持理性,克服貪婪與恐懼: 價格下跌時不要過度貪婪,適時止盈。價格上漲時不要恐慌或凹單,嚴格執行停損。情緒是交易最大的敵人。

快速比較:哪種做空方式適合你?

為了讓你更清楚不同做空方式的特點,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

方式 運作原理 優點 缺點 適合對象
現貨槓桿做空 在現貨市場借幣賣出,待價格下跌後買回還款 概念相對直觀 需借幣、有利息、槓桿通常較低、有爆倉風險 熟悉現貨交易者
期貨與永續合約 交易標準化合約,預測未來價格漲跌,無需持有實物 高槓桿、流動性佳、交易成本相對低、多空皆可 高風險、爆倉機制複雜、需理解資金費率 活躍交易者、專業投資人
差價合約 CFD 交易標的資產的價格變動,不涉及實際資產所有權 槓桿彈性、可交易多種資產、平台通常較易用 交易對手風險、點差成本、監管差異大 短線交易者、想簡化交易流程者
反向 ETF與代幣 追蹤標的資產反向表現的基金或代幣 操作簡單(買賣ETF與代幣即可)、風險相對封頂(最大損失為投入本金) 管理費、追蹤誤差、耗損問題(不適合長期持有)、槓桿通常固定 想簡單做空、不碰槓桿合約的投資者
選擇權 賣權 Put 購買在未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賣出資產的權利 風險有限(最大損失為權利金)、策略靈活 概念複雜、時間價值損耗、流動性可能較差 專業投資者、避險需求者

沒有哪種方式是絕對最好的,關鍵在於哪種最符合你的知識水平、風險承受能力和交易目標。

結語:做空是雙面刃,善用而非濫用

虛擬貨幣做空,無疑為投資者打開了在市場下跌時獲利或避險的大門,讓交易策略更加立體。尤其是在幣圈這種高波動的環境下,掌握做空技巧,確實能增加你在市場中的生存機率和獲利潛力。

然而,我必須再次強調,做空特別是涉及高槓桿的合約或CFD交易,伴隨著極高的風險。它絕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嘗試的「致富捷徑」。在踏入這個領域之前,請務必做好功課,理解其運作機制與潛在風險,並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嚴格的風險管理紀律。

記住我常說的,在幣圈能長久活下來,靠的不是偶爾一次的暴利,而是持續學習、適應市場節奏,以及最重要的——做好風險控制。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你更全面地認識虛擬貨幣做空,並在未來的投資路上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關於虛擬貨幣做空的常見疑問解答

問題一:做空虛擬貨幣是不是穩賺不賠?

絕對不是! 事實上,做空的風險甚至可能比做多更高。因為理論上幣價上漲沒有天花板,所以做空的潛在虧損可能是無限的(儘管交易所的爆倉機制會限制實際損失,但仍可能導致本金全部虧光)。做空需要精準的市場判斷和嚴格的風險控制,絕非易事。

問題二:新手適合馬上開始做空嗎?

強烈不建議。 做空,特別是使用槓桿的合約交易,涉及較複雜的概念和極高的風險。新手應該先從理解現貨交易、學習市場分析、建立風險管理觀念開始。如果真的想嘗試,務必從模擬交易或極小額、極低槓桿開始,並且一定要設置停損單。

問題三:做空需要多少本金?

這取決於你選擇的方式和平台。如果是透過期貨合約或CFD,因為有槓桿,可以用相對較少的保證金開始交易(例如幾十或幾百美元)。但請注意,起始本金低不代表風險低。你需要有足夠的保證金來應對市場波動,避免輕易被爆倉。投入的金額應該是你能夠承受損失的閒置資金。

問題四:什麼時候是做空的好時機?

沒有標準答案。通常,交易者會在判斷市場可能進入下跌趨勢、出現明顯的頂部信號、或有利空消息出現時考慮做空。例如,技術分析上出現頭肩頂、跌破重要支撐位;基本面上出現監管利空、項目發展不順;或是宏觀經濟環境惡化(如預期升息、經濟衰退信號增強)等。但任何時候做空都需要結合風險管理策略,不能單憑感覺。

問題五:做空跟放空是一樣的意思嗎?

是的,在金融交易領域,「做空」和「放空」通常指的是同一個概念,也就是預期資產價格下跌並從中獲利的操作(Short Selling)。兩者可以互換使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