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幣安流動性挖礦新手指南:搞懂賺錢與風險 - 2025 年 5 月 15 日
- Kaspa衝上天?認識BlockDAG技術,掌握Kaspa未來關鍵 - 2025 年 5 月 14 日
- 加密貨幣合約套保:掌握風險防禦,保護資產 - 2025 年 5 月 14 日
加密貨幣世界的風險防禦術:深入解析合約套期保值
加密貨幣市場的魅力在於它的快速變化與高潛力,但同時,這也意味著劇烈的價格波動。對於許多參與其中的人來說,眼看著自己持有的比特幣或以太幣一天內上下波動百分之幾甚至十幾,心裡總是不太踏實,是吧?特別是你可能打算長期持有,或是作為礦工、區塊鏈企業會持續收到代幣,這樣的波動性就成了一大挑戰。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在享受潛在漲幅的同時,也能為這些數字資產穿上「防彈衣」,減少價格下跌帶來的衝擊呢?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的主題:合約套期保值。
你可能會覺得「套期保值」聽起來很專業、很複雜。別擔心,以我多年的經驗來看,其實它的核心概念非常直觀。簡單來說,合約套期保值就是一種利用加密貨幣的合約市場,來對沖或抵銷你在現貨市場持有的資產所面臨的價格風險的策略。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你在買了房子(現貨資產)之後,為了怕地震造成損失,去買一份地震險(合約對沖工具)。
為什麼你需要關注套期保值?這跟你荷包的關係是什麼?
這關係可大了!想像一下,如果你是比特幣礦工,每個月都會挖到一定數量的比特幣。你辛辛苦苦挖出來的「成果」,價值會隨著市場價格上上下下。如果幣價在你賣出前大跌,你的收入就會嚴重縮水。反過來,如果你是個長期看好某些加密貨幣的囤幣黨,雖然不常交易,但當遇到全球經濟動盪,或是像2025年根據高盛分析師Scott Rubner最新報告指出,潛在的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危機再度升溫,可能引發市場避險情緒高漲,導致加密資產面臨拋售壓力時,你的資產價值也可能瞬間蒸發。套期保值,就是讓你能在這些不確定性中,鎖定一個相對確定的價值區間,保護你的「荷包」。
許多企業在管理大宗商品價格風險時,也廣泛使用套期保值。例如,黃金生產商 Argonaut Gold 或 Alamos Gold 會利用遠期合約或期權合約來鎖定未來黃金銷售的價格。雖然這種操作在金價持續飆升時,可能導致他們必須以較低的價格出售,錯失部分利潤,甚至讓某些低執行價的合約變成一種「負債」,正如MetalsFocus在2025年初的行業報告中所觀察到的那樣,但這確保了企業基本的現金流穩定,有助於獲取債務融資和規劃長期營運。加密貨幣套期保值的邏輯與此類似,只是資產換成了比特幣、以太幣等等。
套期保值的核心原理:現貨與合約的「翹翹板」遊戲
合約套期保值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聲東擊西」或說「反向操作」。你在現貨市場上持有一項資產(例如比特幣),預期它可能下跌會讓你虧損。那麼,你就去合約市場上開一個數量相等的「空頭」部位(看跌合約)。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現貨市場和合約市場的價格走勢通常是高度相關的。如果比特幣價格下跌,你在現貨市場的資產確實會貶值造成虧損。但同時,你在合約市場的空頭部位會因為價格下跌而盈利。這兩部分的盈虧就會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銷。反之,如果比特幣價格上漲,你的現貨資產增值盈利,但合約的空頭部位就會虧損,同樣達到抵銷效果。
聽起來是不是像一個「翹翹板」?一邊下去了,另一邊就上來了,總體保持相對穩定。這就是套期保值的基本邏輯。
要實現有效的套期保值,通常需要遵循幾個基本原則:
- 交易方向相反: 現貨持有(多頭)對應合約賣出(空頭),現貨需買入(未來多頭)對應合約買入(多頭)。
- 資產種類相同: 對沖比特幣現貨風險,就應該使用比特幣的合約,而不是以太幣合約。
- 數量相等或相近: 你持有多少價值的現貨,就開多少價值的合約部位。當然,精確計算需要考慮合約面值等因素。
- 月份相同或相近: 如果是使用有到期日的交割合約,最好選擇與你預計賣出現貨時間點接近的合約月份,減少時間差帶來的基差風險。
兩大策略:買入套保 vs 賣出套保
根據你目前是「已經持有」資產還是「未來需要買入」資產,套期保值可以分為兩種主要策略:
1. 賣出套期保值(空頭套保)
適用情境: 你目前持有某種加密貨幣現貨(例如,你手上有10個比特幣),擔心未來一段時間價格可能下跌,希望鎖定目前的價值。
操作方式: 在合約市場上,賣出數量相等的比特幣空頭合約。例如,你在歐易OKX平台,看到比特幣現價是60,000美元,你覺得未來三個月可能跌,於是在永續合約或近月交割合約上,開一個價值約600,000美元的空頭倉位(數量計算需根據合約類型和面值來)。
效果: 如果比特幣價格真的下跌到50,000美元,你的現貨資產會損失100,000美元(10 * (60000-50000))。但你的空頭合約會盈利約100,000美元(暫不考慮資金費率、手續費和基差變動)。兩者抵銷後,你的總資產價值相對穩定,成功規避了價格下跌的風險。
2. 買入套期保值(多頭套保)
適用情境: 你預計未來需要買入某種加密貨幣(例如,你是一家區塊鏈公司,三個月後需要用法幣買入比特幣來支付技術服務費用),但擔心未來價格會上漲,希望鎖定目前的買入成本。
操作方式: 在合約市場上,買入數量相等的比特幣多頭合約。
效果: 如果比特幣價格真的上漲,你未來買入現貨時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但你的多頭合約會因為價格上漲而盈利,這部分盈利可以抵銷你買入現貨時增加的成本。成功規避了價格上漲的風險。
以前很多朋友問我:「佐知總編,我手上有些閒錢,想等比特幣跌一點再買,但又怕它一去不回頭怎麼辦?」這其實就是買入套保的一個潛在應用場景,雖然更偏向投機,但核心邏輯是一樣的:利用合約來對沖未來買入成本的不確定性。
套期保值的「阿基里斯腱」:基差風險
你可能會想,既然套期保值這麼神奇,是不是就能完全消除風險了?遺憾的是,並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主要剩餘風險來源,就在於「基差」(Basis)。
基差簡單來說,就是現貨價格減去合約價格。這個差額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著市場供需、資金費率、市場情緒、距離合約到期日的長短等因素而波動。基差可能是正數(現貨價格高於合約價格,稱為「升水」)或負數(現貨價格低於合約價格,稱為「貼水」)。
當你在進行套期保值時,雖然現貨價格和合約價格的「變動方向」趨同,但它們「變動幅度」不一定完全一致,這個差異就是基差的變化。基差的波動,會影響你現貨和合約盈虧對沖的精確性。
舉個例子,你用賣出套期保值鎖定比特幣價格在60,000美元。假設當時基差為正(合約價格59,900美元)。幾個月後,比特幣現貨價格跌到50,000美元,合約價格跌到49,950美元(基差變成了正50美元)。你的現貨虧損是 60000 – 50000 = 10000 美元。你的合約盈利是 59900 – 49950 = 9950 美元。總體來看,你還是有一點點的淨虧損(10000 – 9950 = 50 美元),這就是基差變化帶來的影響。
所以,套期保值並非消滅風險,而是「交換」風險:你用資產價格波動風險,交換了基差波動風險。對於賣出套保者來說,他們不希望基差顯著走強(現貨相對合約漲得更多或跌得更少);對於買入套保者來說,他們不希望基差顯著走弱。了解基差的變化趨勢,並在有利的基差時機進行套保,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套期保值實務操作:要注意什麼?
實際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時,有幾個關鍵點需要特別注意:
1. 如何計算下單數量?
你需要對沖的現貨價值,應該與你在合約市場開倉的「名義價值」相等。合約的名義價值 = 合約價格 × 合約乘數 × 合約數量。不同的合約類型(幣本位永續、U本位永續、交割合約等)有不同的面值和計價方式,計算時需要仔細對照交易所的規則。例如,如果一個BTCUSDT永續合約的面值是0.001 BTC,你想對沖1個比特幣的現貨價值,你在合約市場就需要開1000個這樣的合約(假設價格不變)。
2. 保證金要準備多少?
合約交易是帶槓桿的,你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進行套期保值時,你的合約部位是為了對沖現貨風險,而不是為了博取高收益。因此,絕對不要使用高槓桿! 高槓桿會顯著增加你的爆倉風險。你的保證金水平應該足夠應對市場可能的劇烈波動,確保在基差變動或臨時市場波動時,你的合約部位不會因為保證金不足而被強制平倉。強制平倉會導致你的套保策略失敗,讓你面臨雙重損失。
以我過去的經驗,設定保證金時,我會保守估計市場在短期內可能出現的最差情況(例如,最大跌幅或漲幅),並確保我的保證金水平足以承受這樣的波動,同時預留一些彈性,以便在需要時可以及時追加保證金,避免爆倉。
3. 遇到爆倉風險怎麼辦?
如果你的合約部位因為市場劇烈波動,導致保證金率過低,接近爆倉線,最優先的應對方法是及時追加保證金。保持充足的保證金是套期保值成功的生命線。如果無法及時追加,並且真的發生爆倉,你的合約部位會被強制平掉,套保作用瞬間消失,現貨資產仍然暴露在風險之中。
4. 什麼時候平倉?
平倉時機取決於你的套期保值目的和使用的合約類型。如果使用交割合約,通常會在合約到期前平倉,或者在現貨需要賣出時同時平倉。如果使用永續合約,可以在任何時間平倉,但需要持續支付或收取資金費率,這會影響你的套保成本。通常,當你對沖的風險事件已經過去,或者你準備出售或買入現貨時,就是合約平倉的時機。
市場動態與套期保值考量
在進行套期保值時,觀察整體市場趨勢和宏觀經濟數據也是有幫助的。例如,雖然加密市場有其獨特性,但與全球宏觀經濟和傳統金融市場並非完全割裂。根據歷史數據回顧,標準普爾500指數在過去幾十年中,如果截至五月底漲幅超過10%,那麼該年度剩餘月份上漲的機率通常較高。NASDAQ指數在歷史上七月份也常有不錯表現。這些傳統市場的歷史慣性,雖然不能直接套用到加密貨幣,但提供了一個從更廣闊視角理解市場潛在動態的參考點。
回到2025年的語境,假設當時市場普遍預期某個重量級監管政策即將落地,或是主要經濟體釋放了新的貨幣寬鬆信號,這些都可能顯著影響加密貨幣的價格走勢。在這樣的預期下進行套期保值,需要更謹慎地評估基差的變化和選擇合約類型。

套期保值的優點與限制
我們用一個簡單的表格來總結套期保值的關鍵要素:
概念 | 簡單說明 | 關聯性(對套保的影響/作用) |
---|---|---|
套期保值 | 利用合約市場操作,抵銷現貨資產的價格波動風險。 | 核心目標:保護現貨資產價值。 |
現貨市場 | 實際買賣加密貨幣並持有資產的市場。 | 套期保值想要保護的對象。 |
合約市場 | 交易關於未來價格協議(期貨、永續合約等)的市場。 | 進行套期保值操作的工具與場所。 |
基差 | 現貨價格與合約價格之間的差異。 | 套期保值的主要剩餘風險來源,影響對沖效果的精確性。 |
買入套期保值 | 買入合約多頭部位,以鎖定未來買入現貨的成本。 | 用於應對未來價格可能上漲的風險。 |
賣出套期保值 | 賣出合約空頭部位,以鎖定目前持有現貨的價值。 | 用於應對目前持有資產未來價格可能下跌的風險。 |
保證金 | 進行合約交易需要質押的資金。 | 必須充足以防止合約部位被強制平倉,確保套保有效。 |
爆倉 | 保證金不足以維持倉位,被交易所強制平掉。 | 套期保值的大忌,導致套保策略失效。 |
優點:
- 降低風險: 最主要的功能,幫助你在不確定性中鎖定資產價值或未來成本。
- 穩定預期: 對於企業或需要管理特定時間點現金流的個人來說,有助於預算和規劃。
- 靈活性: 可以針對不同資產、不同時間跨度進行套保。
限制:
- 基差風險: 無法完全消除,是套期保值效果不完美的根源。
- 成本: 進行合約交易會產生手續費、資金費率(永續合約)等成本,可能會侵蝕部分利潤。
- 操作複雜性: 需要理解合約規則、計算數量、管理保證金,對於新手有一定門檻。
- 潛在機會成本: 如果市場朝著對你現貨有利的方向大幅波動(例如賣出套保後幣價大漲),你的合約虧損會抵銷現貨盈利,讓你錯失額外的獲利機會。

給金融初學者的建議
如果你剛開始接觸金融投資,尤其是加密貨幣這種高波動性資產,了解套期保值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不是讓你賺大錢的工具,而是讓你在風險中活下來的工具。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議:
- 先從基礎學起: 在嘗試套期保值之前,務必先完全理解現貨交易、合約交易的基本原理、槓桿的風險、保證金的計算和清算機制。
- 小額模擬或操作: 不要一開始就用大資金進行套保。可以先在模擬交易環境練習,或者用非常小的金額進行實際操作,感受一下盈虧對沖的實際效果和基差的影響。
- 保持充足的保證金: 重申一次,這是重中之重!寧可資金閒置在賬戶裡,也不要因為保證金不足而功虧一簣。
- 關注基差變化: 學會查看你使用的合約的基差數據,了解它目前的狀態和歷史波動範圍,這有助於你評估套保的效果和潛在的基差風險。
- 明確你的目的: 你是想對沖短期波動,還是長期持有期間的潛在風險?不同的目的會影響你選擇的合約類型和操作策略。
- 風險永遠存在: 即使進行了套期保值,市場仍有無數可能發生的黑天鵝事件、平台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套保不能保證你毫髮無損。
以我快十年的經驗來看,許多新手在牛市中衝勁十足,但在熊市來臨時卻措手不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套期保值,就像是為你的投資組合加了一道保險,它可能限制你在極端樂觀情況下的最大收益,但在市場轉向悲觀時,卻能為你提供寶貴的緩衝,讓你不在風暴中被「洗出場」。

總結
在波動的加密貨幣市場中,套期保值是一種強大的風險管理工具,它利用合約市場與現貨市場的特性,通過反向操作來抵銷資產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無論你是囤幣黨、礦工,還是需要管理數字資產的公司,了解並善用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這兩種策略,都能幫助你在不確定性中保護資產價值。
然而,套期保值並非萬靈丹。基差波動是其固有的風險,操作上的複雜性、所需的保證金管理以及潛在的交易成本,都是實務中必須仔細考量的因素。成功的套期保值,不在於預測市場的精準度,而在於對自身風險敞口的清晰認知,以及對套保工具原理和限制的深刻理解。
投資是一場長跑,尤其在加密貨幣這樣的新興市場。與其追求一夜暴富的刺激,不如學會如何穩健地控制風險,保護本金。掌握套期保值,就是為你的數字資產之旅,增添一份從容與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