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BitoPro幣託手續費:完整解析與超有感省錢法

佐知總編

一文搞懂BitoPro幣託手續費:台灣加密投資的成本秘密與省錢攻略

嗨,各位對加密貨幣世界充滿好奇的朋友們!談到台灣的本土加密貨幣交易所,BitoPro 幣託絕對是一個響亮的名字。尤其對於剛入門,或是想把台幣方便地換成比特幣、以太幣等數位資產的你來說,它常常是第一個被推薦的選擇。不過,在踏入這個市場之前,我們必須把成本算清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手續費」。你可能會想,不就是買幣賣幣扣一點錢嗎?但以我這近十年的實戰經驗來看,這些「一點點」累積起來,對你的投資報酬可是有著超乎想像的影響!

為什麼搞懂幣託的手續費這麼重要?想像一下,來到 2025 年,全球經濟格局隨著新的貿易政策和科技發展不斷變化,加密市場也跟著波動。如果你能精準掌握每一次交易的實際成本,就能更好地規劃你的進出場策略,而不是讓看不見的手續費蠶食你的利潤。這篇文章就是要帶你深入了解 BitoPro 的手續費眉角,讓你清楚知道你的錢花到哪裡去,又能如何聰明地省下來。

BitoPro幣託的交易手續費怎麼算?Maker vs. Taker

首先,我們要認識兩個在交易所裡非常基本的角色:Maker(掛單方)和 Taker(吃單方)。

簡單來說:

  • Maker(掛單方):是指你在市場上「掛」一個價格,等待有人來跟你的價格成交。比如當前比特幣價格是 60,000 美元,你設定一個 59,000 美元的買單掛在那裡,直到價格跌到 59,000 美元被買走,這筆交易你就扮演了 Maker 的角色。Maker 的單子是「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
  • Taker(吃單方):是指你看到市場上已經存在的掛單,直接選擇以那個價格「立即」成交。比如當前比特幣價格是 60,000 美元,市場上有個賣單掛在 60,010 美元,你直接按下市價單或設定 60,010 美元的限價單並立即成交,你就扮演了 Taker 的角色。Taker 的單子是「消耗」了市場的流動性。

因為 Maker 有助於提升市場流動性,所以交易所通常會給予 Maker 較低的手續費,甚至有時是負手續費(也就是交易後還能收到一點點獎勵,不過這在 BitoPro 的預設情況下還沒有)。而 Taker 因為是消耗流動性,手續費通常會比較高。

在 BitoPro,預設的現貨交易手續費是:

  • Maker:0.1%
  • Taker:0.2%

這代表如果你是掛單等成交,每筆交易(無論買或賣)交易所會收取成交金額的 0.1%;如果是立即市價成交或吃掉現有掛單,則收取 0.2%。是不是差了一倍?所以如果你的交易量大或頻繁,這當中的差距就會非常可觀。

聰明省錢!降低BitoPro手續費的秘訣

雖然預設手續費是這樣,但 BitoPro 也提供了幾種方式讓你把手續費降下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資深用戶能在這裡交易得更有效率的原因。

1. 使用平台幣 BITO 折抵

這是最直接的折扣方式。如果你有持有 BitoPro 的平台幣 BITO,並設定用 BITO 折抵手續費,所有交易手續費都可以享有 20% 的折扣。意思是原本 0.1% 的 Maker 手續費會變成 0.08%,0.2% 的 Taker 手續費會變成 0.16%。雖然看似不多,但長期累積下來真的很有感。

2. 達成 VIP 等級

BitoPro 設有 VIP 等級制度,根據你前 30 天的交易量或是前 1 天的 BITO 持倉量來決定你的等級。等級越高, Maker 和 Taker 的手續費率就會越低。對於交易頻繁或資金量較大的用戶來說,衝高 VIP 等級是降低成本的關鍵策略。

這有點像航空公司的會員制度,飛得越多(交易量越高)或持有他們家的點數越多(持有 BITO 越多),就能享有更好的待遇(更低的手續費)。

3. 善用新戶優惠與推薦碼

很多時候,透過官方活動或朋友的推薦連結/推薦碼註冊 BitoPro,新用戶在註冊後的特定期間內(例如 180 天內)的現貨交易手續費可以享有額外的折扣(例如 8 折)。如果你又同時使用 BITO 折抵,那折扣幅度就可以疊加,最高有機會達到 36% 的手續費優惠!如果你是新手剛要註冊,務必找一下有沒有這樣的優惠可以利用,贏在起跑點。

為了讓你更清楚不同情況下的手續費率,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

手續費類型 預設費率 使用BITO折抵 (20%) 新戶優惠 (8折) VIP 等級費率 備註
現貨 Maker (掛單) 0.1% 0.08% 0.08% 最低可達 0% 掛單等待成交
現貨 Taker (吃單) 0.2% 0.16% 0.16% 最低可達 0.04% 立即成交現有掛單
網格交易 0.05% 0.04% 無特別標示 不適用此費率 使用網格交易機器人

從表格你可以看到,網格交易的手續費是固定的 0.05%,比預設的現貨交易要低不少,這也是為什麼網格交易在幣託相當受歡迎,特別適合在價格震盪的行情中賺取小波段利潤。

別忘了還有「入金」與「出金」手續費

除了交易本身,把錢放進交易所(入金)和拿出來(出金)也會產生費用,這部分在 BitoPro 尤其重要,因為它提供了方便的台幣出入金管道。

  • 新台幣入金: BitoPro 支援銀行轉帳和超商加值。銀行轉帳透過遠東銀行 bankee,這部分 BitoPro 是不收手續費的,但你使用的銀行可能會收取跨行轉帳費用。超商加值則通常會有單次的固定手續費(例如每次 30 元),金額雖然不大,但小額多次加值就不划算了。
  • 加密貨幣入金: 從其他錢包或交易所轉加密貨幣到 BitoPro,這部分 BitoPro 是不收手續費的。費用主要來自於轉出方的平台或區塊鏈本身的網路費用,比如 BTC 或 ETH 在各自區塊鏈上轉帳,手續費會比較高;如果是用 BNB Smart Chain (BSC) 或 Polygon 等較新的鏈,費用通常會便宜很多,甚至趨近於零。
  • 新台幣出金: 從 BitoPro 提領台幣到你的銀行帳戶,每次會收取一筆固定的手續費(目前是每次 30 元)。
  • 加密貨幣出金: 從 BitoPro 轉出加密貨幣到其他地方,這部分會根據不同的幣種和區塊鏈網路收取費用,費率會即時顯示在提幣頁面。通常穩定幣如 USDT、USDC 在一些低費率鏈(如 TRC20、BSC、Polygon)上的手續費會落在 0-5 USDT 之間,但具體還是要看網路狀況。這部分的費用不是 BitoPro 收走,而是給維護區塊鏈網路的礦工或驗證者。

所以,如果你主要是使用台幣進行買賣,入金和出金的手續費相對固定且透明;如果是頻繁進行鏈上轉帳,就要特別留意不同幣種和鏈的提幣費用差異。

BitoPro手續費與國際交易所的比較?

這是一個很多新手朋友會問我的問題。以預設的手續費來看,BitoPro 的 Taker 費率 0.2% 確實比幣安 (Binance)、OKX 或 Bybit 這些國際大型交易所的預設 0.1% 要高。Maker 費率 0.1% 則差不多。

那為什麼大家還是會選擇 BitoPro 呢?

最重要的兩個字是「方便」和「合規」。

  • 台幣出入金的便利性: 對於台灣用戶來說,能直接用銀行帳戶快速、低成本地把台幣換成加密貨幣,或是把加密貨幣換回台幣,這個便利性是國際交易所難以比擬的。雖然有些國際平台支援台幣 OTC (場外交易),但流程相對複雜,且風險需要自行評估。BitoPro 的銀行匯款或超商加值通路,讓法幣進出非常順暢。
  • 台灣合規與安全性: BitoPro 是台灣最早一批完成金管會洗錢防制法遵聲明的交易所之一,也是全台第一家實施真人實名驗證的平台(連資誠 PwC 和道瓊斯都有合作),在台灣有實體公司和團隊。對於注重資金安全、擔心海外平台風險或未來監管變化的用戶來說,BitoPro 提供了一層重要的保障。

所以,雖然預設交易費率可能高一點,但考量到台幣進出的便利性、合規性和相對透明的營運方式,BitoPro 仍然是很多台灣投資人的首選,特別是入門階段的使用者。你可以根據自己的交易頻率、資金量和對安全合規的重視程度來權衡。

除了交易手續費,BitoPro還有哪些特色?

作為一個本土交易所,BitoPro 近年來也推出了不少受歡迎的功能:

  • 網格交易機器人: 我前面提過,網格交易有獨立且較低的手續費率 (0.05%)。這個機器人能幫你在指定的價格區間內,自動地低買高賣,特別適合應對價格來回震盪的盤整行情。對於沒時間盯盤、但又不想錯過波動的投資人來說,是非常方便的工具。
  • BitoDebt 債權認購: 這個功能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被動收入來源。你可以把你的閒置加密貨幣或穩定幣(如 USDT、USDC)認購特定的債權專案,獲得固定年化收益。我記得之前美元穩定幣的專案最高年化收益率可以到 8.5%,比起傳統銀行定存或一些 DeFi 協議來說,收益有競爭力,而且操作相對簡單直觀。
  • 定期定額投資: 對於新手或是想長期持有比特幣、以太幣這類主流幣的人來說,定期定額(Dollar-Cost Averaging, DCA)是一個非常推薦的策略。你可以設定每週或每月固定投入一筆資金買入指定幣種,透過時間來攤平你的持幣成本,減少一次性投入追高的風險。BitoPro 也提供了這個功能,讓你輕鬆實踐長期投資計畫。
  • 全家點數換比特幣: 這是一個非常接地氣的特色功能,讓你手上的全家便利商店點數也能派上用場,兌換成比特幣。雖然單次能兌換的金額不大,但展現了加密貨幣在台灣日常生活的應用潛力。

這些功能雖然跟交易手續費不是直接相關,但它們代表了你在 BitoPro 上可以採用的不同投資策略,而每種策略可能都會涉及到手續費的計算,例如網格交易就有它獨特的費率。

從我的角度來看,幣圈並非只靠運氣或內線,而是需要一套結合「節奏+風控」的策略才能活下來。了解手續費就是風險控管的一部分,你知道你的成本在哪裡,才能更精準地計算可能的利潤空間。

BitoPro的KYC與稅務提醒

在 BitoPro 進行交易,你需要完成 KYC (Know Your Customer,客戶實名驗證)。BitoPro 有不同的驗證等級,要使用完整的交易和出入金功能,通常需要完成 Level 2 的驗證。這需要上傳身份證件、進行人臉識別等,雖然會花一點時間,但這也是合規交易所必須進行的流程,保障用戶資金安全,並符合台灣的洗錢防制法規。

再來是稅務。這個話題比較嚴肅,但非常重要。來到 2025 年,全球對於加密資產的監管和稅務框架越來越明朗。在台灣,透過交易所買賣加密貨幣賺取的利潤,目前是會被視為「財產交易所得」,需要併入你的綜合所得稅申報。根據現行規定,如果你在銀行的虛擬資產交易金額超過新台幣 50 萬元,銀行是需要向國稅局進行申報的。

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台灣合規的交易所(如 BitoPro)進行交易並產生損失,這筆損失在符合一定條件下,有機會在你的綜合所得稅中作為「財產交易損失」列舉扣除額,用來抵減你的財產交易所得。但如果你是在海外交易所交易,要抵稅的門檻就會高很多(需符合海外所得達 100 萬元以上,且基本所得額高於 670 萬元的最低稅負制規範)。

所以,選擇一個合規的平台,不僅僅是安全性的考量,也可能在稅務方面帶來不同的影響。當然,具體的稅務問題建議諮詢專業會計師,這裡只是提供一個基本的概念提醒。

結論:誰適合BitoPro?手續費考量與你的選擇

總體來說,BitoPro 幣託以其台灣本土的身份、金管會認證的合規地位、便利的台幣出入金管道,以及像網格交易、BitoDebt、定期定額等特色功能,成為許多台灣投資人,特別是加密貨幣新手的優選平台。

雖然其預設的 Taker 交易手續費率可能略高於一些國際大型交易所,但透過利用 BITO 折抵、提升 VIP 等級,以及把握新戶優惠,實際的交易成本可以顯著降低。此外,網格交易有著獨立且優惠的費率。

這跟你荷包的關係是什麼?很直接!手續費就是你的交易成本。如果你交易頻繁,或是投入資金較大,那費率的微小差異也會被放大。以我多年在幣圈、甚至其他金融市場(像是透過 Moneta Markets 億匯 進行差價合約交易)的經驗來看,選擇一個符合自己交易習慣和風險偏好,並且「成本結構透明可控」的平台,是長期在市場中生存的重要基石。

如果你是以下這種類型的投資人,BitoPro 可能很適合你:

  • 剛接觸加密貨幣,重視平台合規性和安全性。
  • 主要使用台幣進行出入金,追求便利性。
  • 偏好現貨交易、網格交易或穩健的理財產品(如 BitoDebt)。
  • 不進行高槓桿或複雜的衍生性商品交易。

反之,如果你是追求極低交易成本、頻繁進行高頻或槓桿交易的資深用戶,可能需要搭配其他平台來尋求更優惠的費率或更多元的交易工具。但無論如何,了解你使用的平台的手續費結構,永遠是你在加密世界中保護自己資產、掌握投資節奏的第一步。

常見問題 (FAQ)

BitoPro的Maker和Taker手續費率是多少?

BitoPro現貨交易的預設手續費率為Maker 0.1%、Taker 0.2%。Maker是掛單等待成交者,Taker是立即吃單成交者。

如何降低我在BitoPro的交易手續費?

你可以透過幾種方式降低手續費:使用平台幣BITO支付手續費可享20%折扣;根據交易量或BITO持倉量提升VIP等級可獲得更多折扣;新用戶可能透過推薦連結或活動享有特定期間的額外手續費優惠。

BitoPro的網格交易手續費和一般現貨交易一樣嗎?

不一樣。BitoPro的網格交易有獨立的手續費率,目前固定為0.05%,這比預設的現貨Maker/Taker費率都低,更適合自動化策略交易。

在BitoPro入金或出金新台幣需要手續費嗎?

新台幣入金方面,銀行轉帳到BitoPro不收手續費(你銀行可能收跨行費),超商加值會收單次固定手續費(例如30元)。新台幣出金方面,每次提領到你的銀行帳戶會收取一筆固定的手續費(目前是30元)。

發佈留言